Firefox能在瀏覽器界保有一席之地,就在於多元化的套件,是其他瀏覽器所不能比擬的,套件用的很快樂是沒錯,但是碰到一些功能眾多、用詞艱深,又只有英文版的套件有時真的欲哭無淚,網路上可以找到一些簡體中文化的套件,但有些人對簡體實在很反感,認為要看簡體還不如看英文,一方面是愛國心作祟,另一方面有些大陸用語看起來真的很怪。
其實有個系統已經在Firefox背後運作好一陣子了,就是Babelzilla,專門管理套件的多語系,以共筆系統運作,當原作者釋出語言檔,就可已註冊登入對語言檔作翻譯再回傳回Babelzilla,前人種樹,後人乘涼,我們就可以看到該套件對此種語言顯示釋出,以Web Developer為例:
進入Babelzilla首頁,沒帳號的就先註冊吧,註冊完就點選Web Translation System:
接下來列出所有套件(按字母排列),選擇W,看到畫面上出現Web developer的身影了:
看到Released就可以下載了,點選zh-TW下載語言壓縮檔,點選Chinese(Triditional)語言檔一個一個下載:
接下來還需要Web developer 1.1.6.xpi (後面簡稱wd.xpi),有裝FEBE沒事就備份一下的我,去備份資料夾找就看到了,沒有的可以去Web developer作者網頁下載,會寫這篇文章的靈感在於曾經看過一篇:如何刪除擴充套件裡的某個語系檔案?以下就如法泡製進行。記住,更改檔名一定要改成zip檔,改成rar檔會失敗。
- 將xpi檔改成zip
- 將wd.zip解壓縮得到一個資料夾五個檔案,進入chrome
- 將jar檔改成zip檔
- 將wd.zip解壓縮得到三個資料夾,其中locale資料夾專門放語言
- 到最後一個子目錄將你從Babelzilla下載的檔解壓縮得到的六個檔蓋過去
- 接下來回上一目錄,將en-US改為zh-TW
- 再回上一目錄,整個程序倒過來做。壓縮locale、content、skin三個資料夾成zip檔(壓縮方式:僅儲存),再改為.jar
- 回到根目錄,用UltraEdit-32等編輯軟體打開chrome.manifest、install.js、install.rdf等三個檔案,將其內的en-US全部取代為zh-TW。
- 將chrome在內的四個檔案一個資料夾壓縮為wd.zip(壓縮方式:壓縮佳),再改為xpi。就大功告成了
在試誤的過程中一直不知道壓縮回去要選哪一種方式,最後我選擇最接近原檔案大小的那一個,而且是成功了。請先進不吝指教。
- 在工具列的前後對照圖:http://farm4.static.flickr.com/3174/3034097223_60865313df_o.jpg
- 成品連結:web developer1.1.6繁體中文版 欲下載請留個迴響給我
也許有人會問,如果裡面沒有locale資料夾怎麼辦,這個對岸的fang5566已經對Babel這部份文件作翻譯了:如何對 Firefox 擴展中的字符串進行本地化?。他已經把Babelzilla的FAQ都翻譯完畢加上幾個Tutorials教學文件,列舉如下:
- FAQ
- 如何對包含在 .js 文件中的字符串進行本地化?
- 如何對 Mozilla 應用程序的擴展的原有描述進行本地化?
- 如何根據不同語言調整 xul pref 對話框的尺寸?
- 如何對擴展 help.html 文件內的字符串進行本地化?
- 如何翻譯擴展的快捷鍵?
寫到這裡,跑去附加元件列表一看,51個套件中文化過半,如果可以,用英文版的也不錯啦,現在Web Developer中文化了還是不太會用。